防爆等級:符合 GB 3836.1-2010《爆炸性環境 第 1 部分:設備 通用要求》及 GB 3836.2-2010《爆炸性環境 第 2 部分:由隔爆外殼 “d" 保護的設備》標準,防爆標志為 Ex d IIB T4 Gb,可用于 II 類爆炸性氣體環境(丙烷、乙烷等)、T4 溫度組別(表面最高溫度≤135℃),滿足煤礦井下非采掘面、化工車間等場景的防爆要求;
防護結構:外殼采用鑄鋁合金材質,經高壓鑄造與表面噴涂處理,防護等級達 IP65,可抵御粉塵侵入與低壓噴水,同時具備抗沖擊性能(耐 10J 沖擊能量),適應工業現場振動、碰撞等惡劣條件。
檢測原理:采用非接觸式霍爾感應原理,通過檢測設備旋轉軸上的 “磁性感應盤"(需配套安裝,盤上均勻分布 8-16 個永磁體)產生脈沖信號,計算旋轉速度;當實際速度低于設定閾值(打滑判定值)時,輸出報警信號,響應時間≤100ms,避免延遲導致事故;
參數范圍:適配轉速范圍 0.1-1000r/min,可通過內部撥碼開關或上位機軟件調整 “打滑閾值"(如設定為額定速度的 70%,低于該值觸發報警),檢測精度 ±0.5%(轉速≥10r/min 時),滿足不同設備的速度監測需求;
信號輸出:支持兩路獨立輸出,一路為繼電器輸出(AC250V/5A、DC30V/5A,常開 / 常閉可選,用于控制聲光報警器、停機回路),另一路為 4-20mA 模擬量輸出(接入 PLC、DCS 系統,實現速度實時顯示與數據存儲),同時具備 RS485 通信接口(可選,支持 Modbus-RTU 協議,便于遠程參數設置與狀態監控)。
供電規格:支持 DC 12-24V 寬壓供電(適配工業常用直流電源),靜態功耗≤15mA,報警狀態功耗≤30mA,低功耗設計可減少防爆配電箱內的散熱壓力;
環境耐受:工作溫度范圍 - 20℃~+60℃(低溫環境可通過加裝加熱片擴展至 - 40℃),相對濕度≤95%(無凝露),可在高濕、溫差變化大的場景(如油氣儲罐區、井下巷道)長期穩定工作。
工具與材料:
工具:防爆螺絲刀(需符合現場防爆等級,如 Ex d IIB 級)、剝線鉗(絕緣手柄,避免短路)、萬用表(防爆型,用于檢測線路通斷)、扭矩扳手(控制螺絲擰緊力矩,避免外殼損壞);
材料:配套磁性感應盤(直徑 50-100mm,根據旋轉軸直徑選擇)、防爆密封膠(704 硅橡膠,用于線纜穿線密封)、鍍鋅安裝支架(L 型,厚度≥3mm,確保承重穩定)、防爆撓性管(連接傳感器與防爆配電箱,長度≤1.5m,防護等級 IP65);
環境與安全檢查:
確認安裝區域無易燃易爆氣體泄漏(需提前用氣體檢測儀檢測,濃度低于爆炸下限的 10%),嚴禁在危險環境中進行電焊、氣割等動火作業;
斷開設備總電源與傳感器供電回路,懸掛 “設備檢修,禁止合閘" 警示牌,確保安裝人員安全;
核對傳感器型號(XS21-Y1)、防爆標志與現場防爆區域等級一致,避免因型號錯配導致安全隱患。
磁性感應盤安裝:
清潔旋轉軸表面(去除油污、鐵銹),將感應盤中心孔與軸對齊,用緊定螺絲(M4-M6,材質為不銹鋼 304)固定,確保感應盤與軸同軸度誤≤0.1mm,避免旋轉時偏心導致信號波動;
感應盤上的永磁體需朝向傳感器探測端,間距控制在 1-3mm(間距過大會導致信號減弱,過小易摩擦碰撞),可通過調整軸套厚度微調間距。
傳感器支架安裝:
根據旋轉設備結構(如輸送帶滾筒、刮板機鏈輪),將安裝支架固定在設備機架上,支架需與旋轉軸保持平行,水平偏差≤1°,避免傳感器探測端與感應盤錯位;
支架固定螺絲(M8-M10)需涂抹防爆密封膠,擰緊力矩控制在 15-20N?m,確保支架無松動,防止設備振動導致傳感器移位。
傳感器固定與線纜連接:
將傳感器固定在支架上,調整探測端與感應盤的垂直距離(1-3mm),用防爆螺絲(M6)固定,擰緊力矩≤5N?m,避免外殼變形影響防爆性能;
線纜穿線:將傳感器線纜通過防爆撓性管接入防爆配電箱,穿線孔需用防爆密封膠密封(密封厚度≥5mm),防止易燃易爆氣體滲入;線纜規格為 RVVP 4×0.5mm2(屏蔽型,抗電磁干擾),其中棕色線接電源正極(V+)、藍色線接電源負極(GND)、黑色線接繼電器輸出(NO/NC)、白色線接模擬量輸出(4-20mA+)、綠色線接模擬量輸出(4-20mA-),接線端子需用防爆接線端子排固定,裸露芯線長度≤5mm,避免短路。
線路核查:用萬用表通斷檔檢測電源回路(棕色 - 藍色線)、輸出回路(黑色 - 公共端、白色 - 綠色線)是否通斷正常,無短路(電阻≥1MΩ);用絕緣電阻表檢測線纜對地絕緣電阻≥50MΩ(DC 500V),符合防爆電氣安全要求;
機械檢查:手動轉動旋轉軸,觀察感應盤是否平穩旋轉,傳感器探測端與感應盤無摩擦碰撞,支架無晃動。
低壓通電測試:先接通防爆配電箱內的隔離變壓器(輸出 DC 12V,避免高壓直接通電損壞設備),觀察傳感器電源指示燈(綠色)是否常亮,若不亮,立即斷電檢查電源接線與防爆密封是否過緊導致線纜斷裂;
速度校準:啟動旋轉設備至額定轉速(如輸送帶額定速度 1.2m/s,對應滾筒轉速 60r/min),通過上位機軟件或傳感器自帶顯示屏(可選)讀取實時轉速,與設備實際轉速對比,誤若超過 ±0.5%,可調整感應盤上的永磁體數量(增加數量提升檢測精度)或校準傳感器內部參數;
打滑報警測試:降低設備轉速至設定的打滑閾值(如額定轉速的 70%,即 42r/min),觀察傳感器報警指示燈(紅色)是否亮起,繼電器是否動作(用萬用表測量輸出端子通斷狀態變化),模擬量輸出是否從 20mA(額定轉速)線性降至對應低轉速的電流值(如 42r/min 對應電流≈11.2mA),確保報警功能可靠。
定期檢查:每周用防爆毛刷清理傳感器外殼與感應盤上的粉塵、油污,避免遮擋探測光路;每月檢查防爆密封膠是否老化開裂,若有損壞及時補涂;每季度檢測感應盤緊定螺絲是否松動,傳感器與支架的固定狀態;
周期校準:每 6 個月對傳感器進行一次速度校準,對比實際轉速與檢測值,若誤差超過 ±1%,需重新調整參數或更換感應盤;
備件管理:儲備 1-2 套同型號傳感器與感應盤,確保故障時可快速更換,減少設備停機時間;備件需存放在干燥、通風的防爆倉庫,避免受潮與碰撞。
無速度顯示,電源燈不亮:
原因:電源回路斷路(線纜斷裂、防爆接線端子松動)、電源電壓過低(低于 12V)、傳感器內部電源模塊損壞;
解決:用防爆萬用表檢測電源電壓,修復斷裂線纜,重新緊固接線端子;若電源模塊損壞,需更換同型號防爆傳感器(禁止自行拆解維修,避免破壞防爆結構)。
轉速檢測大,信號波動:
原因:感應盤與軸不同心(偏心導致間距變化)、探測端與感應盤間距過大(超過 3mm)、電磁干擾(靠近變頻器、電機);
解決:重新調整感應盤同軸度,減小探測間距至 1-2mm;將傳感器線纜與動力線纜分開布線(間距≥30cm),或更換帶雙層屏蔽的線纜。
打滑時不報警,繼電器無動作:
原因:打滑閾值設置過高(高于實際低轉速)、繼電器觸點氧化(接觸不良)、傳感器內部檢測模塊故障;
解決:重新設置打滑閾值(降低至合理范圍);用細砂紙(防爆環境需在安全區域操作)打磨繼電器觸點;若檢測模塊故障,更換傳感器。
煤礦井下輸送帶:監測輸送帶滾筒轉速,當輸送帶打滑(如負載過大、滾筒磨損)時,及時報警并切斷輸送帶電源,防止輸送帶摩擦過熱引發瓦斯爆炸;
化工原料儲罐區刮板機:檢測刮板機鏈條轉速,避免因鏈條打滑導致原料堆積,引發儲罐區粉塵爆炸風險;
油氣碼頭提升機:監測提升機卷筒轉速,當提升機打滑(如鋼絲繩松弛)時,觸發報警并停止提升動作,防止貨物墜落引發安全事故。